VIP标识 食品伙伴网 | 加入桌面| | 手机版 | 化妆品 | RSS订阅
标准动态标准公告中心动态标准化知识文献检索
搜索关键词:
下载中心首页 » 动态公告 » 中心动态 » 标准拟修订植物酵素的五项黄金指标
推荐文章

标准拟修订植物酵素的五项黄金指标

发布日期:2024-05-21  来源:食品伙伴网   复制网址
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
核心提示: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关于《植物酵素(修订)》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,时间截止到2024年6月17日。

在自然界的奇妙循环中,酵素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,尤其在发酵过程中,它们不仅是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,更是连接食物与健康的桥梁。2024年5月15日,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关于《植物酵素(修订)》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,时间截止到2024年6月17日。

此次标准制修订考虑酵素在发酵过程,是微生物利用碳源、氮源等,分解有机物,使之生成和积聚特定代谢产物,微生物利用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的过程中会代谢产生肽、短链脂肪酸、多酚、低聚糖、γ-氨基丁酸等物质,这些营养物质是衡量酵素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。任何食用植物酵素产品都需要满足以上五个指标。 这些特征性理化指标不仅反映了发酵过程的效率与完整性,也是评价产品安全性、功效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。

主要说明如下:

①γ-氨基丁酸:QB/T 5323-2018相比,γ-氨基丁酸含量液态酵素由“不小于0.03mg/kg”修订为“不小于0.1mg/kg”。提高了γ-氨基丁酸下限值含量,γ-氨基丁酸(GABA)是酵素在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功能性成分之一,γ-氨基丁酸作为有特殊生理功效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对人体尤为重要,其含量越高,营养价值越高。因此确立γ-氨基丁酸指标既可以作为本标准的特征指标,又可以作为衡量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。

②多酚:食用植物酵素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一方面来源于植物原料本身,一方面来源于发酵过程中酵母、醋酸菌、乳酸菌等微生物代谢产生,酵素经过发酵增加了多酚类含量。与QB/T 5323-2018相比,多酚含量液态酵素由“不小于0.5mg/g”修订为“不低于0.35mg/g”。

③肽含量:肽含量液态酵素不低于1.0mg/kg。

④短链脂肪酸:短链脂肪酸(以乙酸、丙酸、丁酸合计)含量液态酵素不小0.2g/kg。

⑤低聚糖:低聚糖含量液态酵素不小于0.5g/100g。

声明:

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/编译文章及图片、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,如要转载,需注明“信息来源:食品伙伴网”。
② 凡本网注明“信息来源:XXX(非食品伙伴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※ 邮箱:bz#foodmate.net(发邮件时请将#换成@) QQ:363986600

 
 
[ 动态公告搜索 ]  [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相关动态公告
按字母检索 A | B | C | D | E | F | G | H | I | J | K | L | M | N | O | P | Q | R | S | T | U | V | W | X | Y | Z |标准
按字母检索 A | B | C | D | E | F | G | H | I | J | K | L | M | N | O | P | Q | R | S | T | U | V | W | X | Y | Z |资料